国内油价上调汽柴油价格创新高的原因-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5月已经过去一半多的时间了,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们经历了两次汽柴油价格的上涨,连续两周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涨涨跌跌但整体呈上涨趋势的鸡蛋价格变化,这几年大家的口袋都不那么富裕,不禁关心起来是什么导致汽柴油、猪肉、鸡蛋价格的上涨呢,后续还会涨吗?
一、汽柴油价格“7涨1跌”
就在今天早上0时,我们再一次迎来了国内油价的上调信息,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285元和270元,受此影响92号汽油上涨0.22元/升,95号汽油上涨0.24元/升,柴油上涨0.23元/升。
这是最近半个多月以来的第二次油价上调了,上一次是在4月29日的0时,至此,进入2022年之后国内油价已经是“7涨1跌”了。
导致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石油以页岩油为主,开采难度高,且油的品质欠佳,所以我国多数原油都是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为72%,虽然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很高,所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国油价造成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一方面俄罗斯石油出口受阻,另一方面欧派克+成员国不愿快速提高原油产能,导致国际原油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油价上涨同美元贬值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这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100-110美元/桶的价格下高位震荡。
虽然美国一再要求产油国加大产能,但目前除了极个别国家给出回应外,其他国家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缓慢增加产能,而欧盟各国又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俄罗斯石油出口业务受损的同时也影响到了自己国内的石油供应,对欧盟各国和美国来说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普通汽油均价已经创下了4.48美元/加仑的新纪录,在过去一周时间就上涨了15美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后续国内油价很有可能出现连涨。
二、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上涨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旬我国的猪肉价格跌至11.9元/公斤,随后猪肉价格触底反弹连续两个月上涨,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升到14.9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方面,五花肉、里脊肉价格基本已经涨到20元/斤,排骨涨到30元/斤,其它前腿肉、后腿肉等也在十六七元一斤。
猪肉价格的上升主要原因还是供需层面变化和国家调控两个方面,另外最近两个月国内多次开启了储备冻肉的收储工作,虽然成交率不高,但对猪价的提振效果已经体现了出来。
而供需层面,受去年上半年猪价惨跌的影响,下半年养猪业经历了残酷的产能淘汰阶段,影响到了当下的猪肉供应。
另外,猪价上涨后养殖端普遍看好后市价格,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进一步影响到了生猪出栏量,使得猪肉价格连续上涨。
对于后续价格变化,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将会持续向好,因为产能在不断缩减,而猪肉消费在不断恢复,也就意味着猪肉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但这其中有两个不确定的因素,分别是二次育肥和收储政策,二次育肥促使当下的猪价上涨,但一旦集中上市,猪价势必会受打击,猪肉价格也将会随之下降。
而收储方面,当下的猪粮比还在5:1-6:1之间,处于二级预警状态,养猪行业并未摆脱亏损状态,后续收储很有可能再一次开启。
对于后续的猪肉价格,笔者认为会是在大的上涨趋势中夹杂着1-2个月的下降调整。
三、鸡蛋价格上涨
近期鸡蛋价格也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迎来了明显反弹,销区鸡蛋价格北京和广东已经涨至5元以上,产区方面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都有地区进入5元区间,即使没到5月也基本都在4.9元以上。
近期鸡蛋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需求端有所发力,疫情稳定,端午临近让一些食品企业提前备货,贸易商也因为之前的库存消耗需要补货。
但是鸡蛋价格的上涨并不稳,后续大概率会稳中弱势震荡,其一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会越来越淡,走货积极性会提升。
其二是因为贸易商也考虑到库存鸡蛋霉变的风险,加上价格偏高也会谨慎备货。
其三企业备货结束后,市场缺乏消费端利好。
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八连涨,为何一直涨个不停?
2021年5月14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根据国际市场上的行情,预计本次汽柴油上调118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0元。
目前92#汽油的油站价为6.76元/升,本次调价后将上涨到6.85元。至此国内油价已经达到七连涨,预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油价将再次进入7元时代。油价节节攀升,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际油价整体为上涨趋势。从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并大量运用,世界多个主要国家的疫情有所缓解,随之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的复苏,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也可一见端倪,而石油需要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应声而涨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必将带动国内油价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
国际形势变化。近段时间以来,中东的局势不断恶化,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再次大打出手。我们知道,世界石油的主要储藏地就位于中东,而巴以之间的冲突肯定会对石油的生产销售带来严重影响。
物以稀而贵。根据市场定律,在石油需求不变或者增加的情况下,当石油产出少了,就会造成市场供小于求的局面,那带来的必定是石油价格的上涨。
中石油中石化的运营成本。国内主要的原油供应企业非中石油中石化莫属。众所周知,这两家企业都是国字号企业,规模宠大,而石油在运回国内后,也需要进行生产提炼、运输、存储及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成本。巨大的成本压力最终会体现在油价价格上,这也使得国内成品油价屡创新高的原因。
今年以来,国际上的很多原材料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而石油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材料,出现价格上调也就不奇怪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本次上调的幅度不大,加满一箱油的价格要比之前多5元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
油价或迎年内第八涨,为何油价一直涨?
3月4日零时,2021年国内成品油价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上涨260元,柴油每吨上涨250元。累加2020年末的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八连涨”。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我市自2021年3月4日零时起,将上调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那么油价上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一、国内油价八连涨?根据界面网的报道,3月1日为本轮调价周期第八个工作日,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联创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国内参考的国际原油品种均价为64.45美元/桶,变化率为8.33%,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280元/吨。
隆众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当天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8.17%,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270元/吨。本计价周期内,美国寒潮天气导致得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原油产量下降,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加之多地疫苗接种进程良好,国际油价一路走高。
受此影响,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一直在正值范围内波动。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预计3月3日调价当天,国内成品油调价对应的上调幅度将达290元/吨。
卓创资讯认为,本周期内,在沙特减产执行较好、美原油产量降低等利好消息提振下,国际原油呈现不断上涨走势。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处于正值区间内不断上升,故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迎来自2020年11月19日以来的“八连涨”。
根据测算,截至3月1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7.19%,对应汽柴油上调270元/吨,折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将分别上调0.21及0.23元/升。
二、油价大涨啥时候是个头?我们看到油价已经开始了第8个连续大涨了,大家都在说这油价连续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当前的油价上涨,未来还不会会不会接着涨上去?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是和国际油价密切相关的,虽然不是完全标准一致的浮动,但是基本上是属于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成品油上涨和下跌的结果就会在我们日常的油价中体现出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油价的大涨实际上和成品油价格有着密切的关联度,由于国际油价处于一个比较强劲的上涨区间之中,实际上带动了整体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在判断当前油价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以国际油价为参考标准,所以这件事的分析就变成了国际油价的分析。
三、那么国际油价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首先,当前国际油价实际上依然处于需求较为萎靡的状态,但是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弱,我们看到病毒的传播实际上也开始逐渐受到抑制,这对于整个世界的需求来说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只要经济能够恢复需求就能够有比较好的发展,所以未来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的上涨和回暖,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其次,我们看到国际油价的供给当前,全世界最大的原油出产国,也就是美国实际上处于原油供给不足的状态,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美国的最主要产油区德克萨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特别是石油的运输管道和石油的开采厂之间都没有形成有效的连通,所以国际石油的供给当前依然处于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状态。
第三,从欧佩克的角度来看,当前欧佩克的主要成员国实际上也都处于减产的区间之中,面对着欧佩克主要成员国的减产趋势,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看到各国恢复生产的架势,几大产油国,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实际上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减产的区间之中,所以我们可以说国际油价当前依然在欧佩克的控制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综合一下供给和需求就会发现当前需求相对回暖,但是供给依然不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国际油价的上涨,所以我们成品油的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区间,除非未来实现了说需求的进一步下滑,或者说供给的进一步增强,才有可能让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
5月16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24时开启,不出意料之外,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85元和27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4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3元。这已经是年内的第八次上涨。
油价一直涨,确实让我们普通老百姓受不了,说好的五六元的油价咋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的油价一涨再涨?
一、我国的油价受国际影响大
目前全球成品油定价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市场化定价模式,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市场化定价,一天一个价格;二是政府定价模式,主要是一些富油国,通过高额政府补贴来实行低油价政策,油价基本变化不大;三是中间道路,既有市场化成分,也有政府管控成分,我国就属于这种模式,所以10个工作日一变化。
虽然我国也是产油大国,但受国内各方面强劲需求影响,依旧以进口为主,比如最近3年,我们从海外进口的原油就占到了70%以上,所以国内的成品油价只能受国际油价制约。我国的调价机制规定10个工作日调一次,在这个时间段调价的原则计不是按最高价,也不是按最低价,最终取这段时间的平均价。
二、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确定因素多
今年开年以来,受新冠病毒变种的影响,整个全球经济并没有从疫情中恢复下来,而且还变的更加的严重,加之3月俄乌冲突的爆发,又加深了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而且俄罗斯本身又是石油出口大国,西方国家对其进行的经济制裁导致其销量锐减,这也变相提升了原油的价格。进入5月市场对疫情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延续,叠加美元指数升至近20年来的高点,原油价格先抑后扬;美国汽柴油价格升至历史最高价位,且俄乌冲突仍无缓和迹象,市场担忧欧盟禁运俄原油将加剧供应短缺局面,国际油价跌后强劲反弹的状况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下一步油价将受下面几个原因的影响:
首先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令的计划不断取得进展,如果禁令实施,俄罗斯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削减;那对于国价原油的价格下降会造成不利因素。
其次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不及预期,美国汽油库存也连续六周下降;如果美国对页然油开采迟迟不动,刚这种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市场的信心。
再者OPEC成员国仍维持小幅增产计划,且部分成员国由于产能受限,实际增幅低于增产目标。主要的产油国为了本身的利益,对于增产原油,平抑物价的想法其实并不强烈。这也会给油价的下行增加更大的阻力。
在5月16日油价上调后,国内成品油调整也进入了新的统计周期,然而这二天受国际油价大涨影响,油价开局就大涨335元/吨,远超上调标准50元/吨。本轮油价调整调整时间是5月30日24时,还剩下8个工作日,真心希望国际油价大跌,否则月底将迎来年内第9次油价上调,到时又 要赶着油价上涨的前一天去排队加油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