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今日油价宝鸡-宝鸡壳牌加油站优惠活动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价暴跌造成例如bp、壳牌、道达尔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带动大盘;另一个是由于美国、韩国等一系列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不力,引发投资者对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因素担忧,进而导致恐慌抛售。

当然了,咱们是《车友报》,对于经济理论小编也不敢说专业,所以咱们这次不说油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单说国际油价的历史和此次引发油价暴跌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之间的产量博弈。

自从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合作开发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开始,原油这一资源在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直到今天,它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价的定价历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跨国石油公司定价

第一个阶段是跨国石油公司定价,在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费国基本上都是英法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主要产油国大多位于当今欧佩克地区。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小国,那边说了算一目了然。

所以当时的油价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的空间,油价多少,作为大国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说了算。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跟产油国签合同给租金,合同说多少钱,油价就是多少,挖出来的原油运回国自己炼自己卖,公开现货交易不足总交易量的1%。

而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当时油少,原油产量没办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需求。而这个时候,老牌大国就运用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打压产油国,确保原油优先供给自己,价格不太高。当时类似的跨国石油公司有七个,也被称为“七姊妹”。

OPEC定价阶段

时间到了70年代,这个时候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石油产量终于上来了,1970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当时峰值,美国甚至开始限制国内原油开采。国内不缺产量,就不用继续控制山高水远的产油国。再加上当时英国日渐颓势,从海湾地区逐步撤军。使得当时的产油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因此当时各国的内部势力纷纷抬头,开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在此情况下,OPEC,也就是欧佩克在1960年应运而生。

最经典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当时各国纷纷把油田收归国有,1960年,当时的阿美石油公司总部从美国旧金山迁到沙特多哈。经过多年斗争,197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归国有,1973年沙特政府参与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达到了100%。二是产油国开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税率,最后定在了55%。第三个,也是最终的胜利,是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决定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参考价格”,标志产油国在原油定价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此之后,国际油价就形成了欧佩克产油国和跨国石油公司协商定价的机制。

交易所定价

按理来说,到了欧佩克定价阶段,产油国、需求国达成联盟,两边啥事都商量着来挺好,没有变化的必要了。但是谁都没想到,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国越来越多,产油国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油上了油轮,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才能到达买家手里。是先付钱后发货还是先发货后付钱,付钱是按照发货日子价格给还是收货日子价格给,这些可能动辄涉及十几亿的资金。到了这一步,期货的主要动力已经形成了。

民营加油站4块钱一升的油价,有什么不靠谱的地方?

、壳牌汽油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他们的营销策略是薄利多销,同样是壳牌汽油价格也有差异,发改委规定了最高零售价,但对最低价格没有要求,加油站可以在限价的基础上降价进行销售,考虑到不同地区原油资源、汽油运输成本等方面,全国各地油价并不统一但总体差距不大;

2、有很多车主质疑使用壳牌机油保养只需要一百多块钱,为什么这么便宜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对此有内行人表示他们使用的都是大桶的机油,省下了销售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等,成本下降很多就让利给客户了,像矿泉水一样,同样的质量买大桶就能优惠很多;

加油站的油价有时优惠力度很大,这其中会不会有猫腻?

这段时间加油幸福吧!就我个人来说,把自己车子那55L的油箱加满,能比以前省下几十块!

在国家发改委最近的一次油价通知,国内油价已经从原来最高的130美元/桶,跌到40美元以下/桶,已经触底。目前国营“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92/95号汽油都恢复到5元时代,一些民营油站甚至已经来到4元时代!

4块多的油价,能加吗?

在一些加油APP经常可以看到这类超低油价的油站信息,相比国营“三桶油”,它们基本维持在4块多的水平,相当吸引人。估计许多人跟我的反应一样,它们能加吗?值得信赖吗?与国营“三桶油”有何区别?

我们的油价其实受控于国家发改委的限定,国营的“三通油”就会跟上发改委的节奏来走(其中中海油会稍微低一点点),而民营油站为了抢得部分市场,它们会根据自身的运营成本自行定价,所以看到这类“低价油”其实不奇怪,大家更关心的其实也就是民营油站的油品是否值得信赖。

民营油站油品与国营“三桶油”区别在于,国营都是旗下大型国营炼油厂规模生产,而民营油站是规模中等或偏小的地方炼油厂。但无论规模大小,它们的成品油都受到国家的严格监控,检验合格之后才可销售,理论上,它们的油品是合格的,是有保障的。

为何它们可以把油价降这么低?其实原油价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前段时间,美国WTI原油价格一桶报26.84美元,布伦特的原油价格报收也就28.82美元/桶,大体都处在30美元左右/桶(一桶原油≈159升),那么一升原油约0.19美元,也就是大约1.34元/升,虽然还有运输成本、加工成本、储存成本、损耗成本以及税费等,但平摊下来成品油的成本也不会高到哪去,所以利润幅度可控程度是很高的。

而且,国营炼油厂所生产的成品油一般由自己的大型油库储存,再统一调配到各个国营油站,而民营油站可以直接从地方的炼油厂对接,运输成本省了不少,这一部分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

此外,民营油站运营成本也不高,一般只需一个老板,再加上几个员工即可运转,而这些员工的工资不高,甚至你还可以看到许多油站工作人员是兼职或是暑假工,相关的员工福利非常少。

而“三桶油”是属于正儿八经的国企,体制结构非常庞大且复杂,员工工资成本也高,这些运营成本会平摊到消费者身上,油价偏高也是正常的。

合格又便宜,都去民营油站加就好了!

虽然受到国家严格监控,油品质量也合格,但并不是所有民营油站油品质量都是一样的。

我国地方炼油厂超过140多家,有些大型炼油厂会根据国家的环保要求,升级自己的设备提炼出高品质的成品油。有些规模较小,设备升级不快的炼油厂还依旧会按旧的标准来生产,虽质量合格,但有些会在汽油里加醇基燃料,用低标号来冒充高标号汽油,因此质量就被拉低了。

估计有些车主深有体会,在一些不正规的民营油站加完油后,总感觉这箱油不禁烧,跑的公里数也明显比以往更少。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成品油掺杂了其它物质,虽然加满的升数是够的,但是成品油的密度热值却降低了,所以它们并不能完全放心。

那哪些能加?哪些不能加?

大型连锁的民营油站放心程度更高,比如中化、中信能源、众诚连锁、壳牌(Shell)中国、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道达尔(Total)、中油BP、加德士(Caltex)、德士古(Texaco)等品牌加油站。

这些油站都有跟国营油站合作,比如壳牌在国内目前都与“三桶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部分壳牌油站的油品供应上,它们也会与国营油站一样,取自同一大型油库,同时壳牌还会把国外的技术优势引进,所以质量上会比较放心。

但这类大型连锁的民营油站,价格优惠并不多,跟“三桶油”的油价处于同一水平,不如其它民营油站让利多。

有些人说,我自己的城市存在这些大型连锁品牌的加油站并不多,那其它民营油站就不能加了吗?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里有个技巧,一般民营油站要想自身发展起来,全靠民众口碑的积累,所以此类加油站的老顾客会比较多,存在时间比较久远。

它们一般都在闹市区里,会比较规矩,如果油品有问题或是短斤缺两,在车主圈里其实扩散得很快,一个电话工商部门就会上门检查,甚至是查封,因此在一个地方存活几年的,生意又很好的民营油站,一般问题不大。

所以,可以去问问朋友口中的这类口碑较好的民营油站。而刚提车的小白朋友,一般都有区域的车友群,也可以问问你的车友们。

比如我个人就是经常去广州一家民营油站,不是连锁品牌,也没有跟“三桶油”合作,但每次去加油时总是爆满。原因除了价格低之外,这家油站在广州也已经做了很多年生意,口碑一直在流传。

说完能加的,我们再来说说,哪些最好不加或者谨慎点加,当然这个问题不是绝对,车主们还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判断。

第一类便是这几年经常存在“山寨加油站”,比如这样的:

亦或是这样的:

先不管油品质量如何,这些油站品牌已经有嫌疑,如果你不能确定它们油品质量如何,那就最好谨慎点。

这几年这类加油站也查封不少,因油品掺假和群众投诉过于频繁,主要投诉集中在加油短斤少两,无法开正规发票,而且出事之后,维权之路相当艰难。不过由于管控,这类“山寨”加油站目前已经很少了,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城郊或是高速路附近,大家多加注意即可避免。

第二类就是“半价”油站,虽然原油价格低下,但油价还没有到能对半挣钱的时候,当看到对半砍的油价时,这时候你要注意,这些可能就是人们常说土炼油。

个体户通过各种渠道购得炼油设备之后,在自家大院或是地里挖个地沟,从二手贩子手里采购的废机油、废旧轮胎放入铁罐,通过加温蒸馏或是不明手段炼出劣质柴油或汽油,再销售给此类“半价”油站。

这类油生产工艺极差,不能对油品进行分层提炼,脱硫脱水的水平极低,一旦进入发动机,损伤可想而知。“半价油”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小心谨慎为好。

最后

虽然说了这么多可怕的地方,但民营油站这两年的确规范不少,且现在国内民营油站数量占比也在不断提高,部分民营油站也自立连锁品牌,它们优惠幅度高,同时还拥有比“三桶油”更高的效率和更优质的服务,甚至吸引不少“三桶油”的团队学习观摩。

所以说,在有效的监督下,民营油站向好的方面发展是肯定的,车主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现阶段,我们只要选择一些口碑较好、规模较大、品牌连锁的民营油站加油,一般都问题不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将重返五元时代,燃油车迎来重大利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

加油站的油价有时优惠力度很大,这其中会不会有猫腻?

随着今年的油价,两桶石油是“几点,略有少的发”,许多业主正在考虑更便宜的加油站。但与此同时,主人也担心,为什么这些加油站比“两桶”便宜,其中许多人有很多崇拜。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为什么这些燃气站可以更便宜?

1.价格高

加油站往往从事促销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油价本身相对较大,气缸兄弟有一个在做的朋友。他说,大约2000元的油的毛利率约为2000元,大约可能是30辆汽车。加油站每天销售30吨,毛利率的一天是6万元,本月为180万元。 (责备中国石化和中石油是中国最有利可图的公司)在如此高的利润下,普通的燃气站比两桶石油便宜。

2.小型运营成本

无论是国外企业加油站还是私人加油站,中国链将超过30多个,规模不止两桶。小规模的优势在于管理层很小,管理成本要少得多。其次,运输成本,两桶的油不是直接送到加油站,而是通过多油库的手柄。相比之下,一些小型气体站很简单,并且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3.不同的客户

大多数私人加油站都是相对偏远的郊区。它不是两桶石油的国内车主,但商业所有者的价格,如出租车,卡车等。为了吸引这部分加油客户,私人加油站将采取小型利润的商业工具但快速营业额。

4.什么不同的油?

除了高标签油,石油供应站中的私人气体站和油油实际上。一些偏远地区的加油站不一定是两桶油上的油,其中大部分都是销售的。在石油短缺中,一些官方气体站也将从当地炼油厂获取货物。当然,所有前提都是非高标签油。

当然,并非所有私人加油站都是可靠的,就像一些明显的山寨加油站,中间油,中国的权利,绝对是谎言。有两种加油站,一个是异油站,如壳牌,总计,可以保证。另一个是在物质园区,工业园区的加油站,普遍认为这有点老了,最好是在局部声誉。说到油价太高了

这么多,事实上,中国司机不相信两个桶的水平,但现在油价过高,从5元,6元,直到目前7元,许多网民立即跑10万元人民币时代即将到来。如果油价可以下降,我相信业主不关心哪些加油站正在欢呼。

此前,油价告别了五元时代,直接进入六元甚至七、八元时代。不断上涨的油价让广大车主苦不堪言,而更省油的日系车也因此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油价的上涨也成为了制约国内车市销量上涨的一个客观因素。

而近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相关部门也将对油价进行下调。据相关消息,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原油价格40美元的水平下调。据机构测算,届时国内大部分地区将回到“五元时代”,小型私家车加满一箱油将比之前少花40元左右。据推测,92号油每升或将下调0.8元,95号油每升或将下调0.86元。而且新油价将于3月18日开始执行。

油价的大幅下调,这对于有车一族来讲,可谓是福音来了。此外,随着我国油气勘查开采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基本进入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这对中石化、中石油来讲,意味着将迎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加油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在竞争中未来油价或许将迎来进一步的下降。

据悉,2018年海湾石油在中国开出第一家加油站,并表示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建立1000家加油站。同年,BP与东明石化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和便利店业务,同时BP还将在中国新增500家加油站。

除此之外,近日壳牌这个石油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去年1月份,壳牌(浙江)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成功在中国获得了成品油批发资质,这也意味着,壳牌在中国可以直接从炼厂批发成品油,向企业客户和加油站供油。而且目前壳牌在中国有1300家加油站,未来5年在中国加油站增加至3500家加油站。

不仅是海湾石油、BP、壳牌,而且还有SK、烁眸石油株式会社等多家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布局了终端业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超过4000家外资加油站进入中国市场。

但鉴于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占据了中国加油站的半壁江山,而且所设置的网点均处于城市的有利位置。而外资加油站则在选址方面则处于弱势,加上外资油站的油品质量还有待市场检验、而且还未形成强大的客户群,因此短时间内,外资加油战想撼动中石油、中石化的地位,可能有点难。

此外,随着油价的大幅降低,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担忧,毕竟在10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型来说,油价的大幅降低势必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不过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在节约养车费用方面依旧具有明显优势。不过此次油价降低,也势必将倒逼车企们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的升级。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