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用油价格行情-大豆食用油今日价格
进入4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走势呈现一种新气象:豆粕、棉粕等粕类产品
一涨再涨,而豆油、棉籽油等食用油价格一再下跌,且较为明显,受棕榈油价格较
低和需求低迷影响,天津地区毛豆油最低成交价格已经到了5720-5730元/吨,山东
、华东、华南地区二级豆油也降到5750元/吨左右,国内大部分地区豆色拉价格多
降至6000元/吨以下;受豆油行情的打压,棉籽油价格也有所下跌,湖北荆州地区
报价560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566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5620元/吨,山东邹平地
区5600元/吨,山西运城地区5900元/吨,跌幅多在30-50元/吨之间。
促成食用油价格下跌的因素分析:
一、4月下旬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有望到港。
由于南美交通运输吃紧及豆农的可能惜售,据传大批南美大豆到港时间可能要
延误一个月。但以上消息还有待证实,而自4月下旬开始有南美大豆到港已是不争
的事实,即使以上消息被证实,依然有小批量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不断到港,多少
也会对豆油乃至食用油价格的下跌产生影响。
二、气温升高,棕榈油形成冲击。
由于近期国际棕榈油价格一跌再跌,为我国进口商入市采购提供了良好机遇。
据统计,我国3月份船期棕榈油购买量达30万吨,至今4月份船期购买量也已达20万
吨。目前,各沿海口岸进口棕榈油正大量运抵,并且据预计后期到港量还将增加。
而自进入4月份以来,各地气温正在普遍升高,一些地方最高温度已达25℃,棕榈
油用途正在增加,有的地区已可以代替豆油,甚至已开始用于掺兑豆油及色拉油等
其它食用油,由于价格较低(目前与豆油存在1000元/吨的价差优势),对国内食
用油的冲击将日益显现,必然会拖动食用油整体价格的下降。
三、进口豆油不断到岸。
目前,已开始有南美豆油到港,进口成本与国内现价低300元/吨以上,并且根
据CNGOIC消息,今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量将达到150万吨,后期进口数量巨大,所以
进口豆油对国内食用油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有望对后市形成打压。
四、菜籽收获压力。
今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达820万公顷,较去年增加9.2%,各地油菜籽长势也
普遍良好,预计今年油菜籽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吨,比去年增长17.8%。据观察,
一些地区早熟品种再过10几天即4月下旬左右可以收割,5月上旬就可大量上市,菜
籽收获压力将在近期形成,推动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下跌。
五、国储油换库。
目前,国内豆油及菜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国储油有了轮出和用进口豆油进行补
库良好机会。各地油厂和国储库已经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展开了国储油轮出和库存陈
食用油的抛售工作,将有利于国内食用油价格的继续下跌。
六、食用油消费无明显增长趋势。
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食用油消费量较为稳定,除了节日因素
消费量可能增加外,不可能因为价格高低而增减消费量,这无疑是对国内低迷油脂
行情的严重打击。
简而言之,食用油行情的下调,油厂需要提高粕类产品价格来保证利润,而粕
类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也给了食用油价格的下调空间,近期国内油粕产品价格反
差趋势还将延续。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南美大豆将推迟一个月到港"的传言,如果此
消息得到证实的话,油粕产品价格反差时间还将更长。
食用油报价,散装色拉油,棕榈油等
先说福临门大豆油,900ML的是15.5
5L的是39.9(豆油没有1.5L,2.5L和4L)
福临门色拉油只有5L的,因为里面添加了VA所以要在豆油价格上贵10块左右.
金龙鱼大豆油900ML的是16.00
5L的是45.5(同样没有1.5L,2.5L和4L)
金龙鱼大豆色拉油价格和福临门的一样.
假日初榨豆油2.5L的是29.9
5L的是55.
葵花仁油.海淀沃尔玛和美廉美都是一样价格无论牌子(鲁花的贵10-20块左右).79.9/5L
花生油鲁花的5S压榨是99.9/5L,109/5.25L
金龙鱼和福临门是89-99/5L
玉米油金龙鱼和福临门是69-79/5L
黄豆5元多一公斤,出油率不超过15%,可超市的豆油为何那么便宜?
广东:
棕榈油 食用酒精 马来西亚产24度棕榈油(中等2600元/吨) 色拉油(3200元/吨) 新加坡产海皇牌24度棕榈油(散装3650元)马来西亚产24度棕榈油(散装2650元/吨) 加拿大特级食用酒精3100元、优级食用酒精2850元一级工业酒精2450元吨以上产品都为外编织袋加内层塑料膜包装 普级食用酒精2500元.加拿大优级工业酒精2600元
豆类 花生油 5050元/T 新绿豆 黄豆2500元/T 绿豆2050元/T 大豆 豆粕2050元/T 红小豆3700元/T 白芸豆3600元/T 高油大豆2200元/T 优质大豆2050元/T 毛豆油 大豆色拉油 二级豆油4650元/T 精选黄豆(1600元/吨) 秘鲁产鱼粉(蛋白质含量64%3200元/吨),标准粉1250 特一粉1150 特二粉1300 香油8050 花生 2550 花生仁3150 籼米 1550 大米 1600 粳米 1700 玉米 750 大豆 1800 菜油 3800 豆油 3600 花生油6050 绿豆 3100 红小豆2650 黑芝麻5350 黄白芝麻4950
浙江
二级菜籽油批发价为6300-6400元/吨,较周一平均上涨80元/吨,涨幅为1.3%,较上周末平均上涨130元/吨,总涨幅为2.09%;散装色拉油批发价格为6600-6680元/吨,较周一平均上涨410元/吨,涨幅达6.58%。
市场散装食用油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中:二级菜油批发价格达6400-6500元/吨,在上一日的基础上又上涨了1.57%;散装色拉油批发价格达6640-6800元/吨,较昨天又上涨了1.2%。
色拉油批发价格为6700元/吨,较下旬初平均上涨470元/吨,涨幅达7.54%;二级菜油26日市场批发报价为6550元/吨,较下旬初平均上涨280元/吨,涨幅达4.47%。
从温州粮食市场获悉,市场散装色拉油批发价格为6700元/吨,本次平均上涨450元/吨,涨幅达7.20%;二级菜油7月26日市场批发报价为6550元/吨,本次平均上涨100元/吨,涨幅为1.56%。
食用油会涨价吗
植物食用油中,棕榈油浸出产油率相当高,也最便宜。黄豆浸出的豆油差不多是豆粕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靠卖豆粕赚钱,食用豆油的利润就不是那么高了。市面上卖的豆油调和油以浸出豆油为基础,一般会加入部分棕榈油降低成本,即使只卖70-80元5升一桶也有利润。
家里种菜籽,如果直接卖菜籽2块一斤。如果打油的话,一斤菜籽出油4两到4两5之间。如果菜籽饼不要的话,给加工方,免加工费,另外加工方补2毛一斤(按照菜籽重量)差价给顾客。如果要菜籽饼的话。加工费收5毛一斤,但是菜籽饼自己可以卖1.5元一斤。算下来,纯榨的菜籽油比买的金龙鱼啥的豆油便宜多了。
大型食油企业很大部分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大豆毛油(转基因),再进行精炼去杂为成品食油,从中获取差额利润,无需压榨,节省很多设备厂房场地,投资少见效快。另即使用大豆原料加工,现在有浸出工艺,无需压榨,即用汽油浸泡大豆,溶解大豆油脂后对汽油浸出液加热,汽油挥发出来回收循环使用,浸出法出油率比压榨高,脱脂后的大豆再做豆制品如酱油豆腐等,也用来做饲料肥料。
十斤黄豆应该是出油3-3斤到3.5斤,油菜籽两斤半到三斤出一斤油,芝麻二斤多一点一斤油,我们家乡下,菜籽,茶籽,油茶籽,都是我们拿到榨油厂加工的,所以知道出油率的。
科普几个转基因大豆误区:
第一,你能买到的大豆油,不夸张的说98%都是转基因大豆压榨的豆油,国内自产的非转基因大豆都用来做豆制品了,还出口一部分,用来压榨豆油的极少,因为出油率低,而且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比进口转基因大豆贵的多,压榨豆油根本划不来,购买的人也比较少。
第二,国家规定转基因大豆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只能用来榨油和作为饲料使用(就是榨油后的豆粕),所以你在世面上买不到零售的转基因大豆的,也就没必要担心会买到转基因大豆了。
第三,转基因大豆的转基因成分在蛋白里面,由于榨出来的油是不含大豆蛋白的,所以转基因大豆油不含转基因成分。
第四,谁说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大豆油,美国一年转基因大豆产量1.05亿到1.23亿吨,每年出口5400万吨左右,其他的一半多大豆难道都倒了吗,美国跟中国一样也不允许转基因大豆直接做成豆制品食用,但是同样吃转基因豆油,并且豆粕作为饲料喂牲口。
国产大豆用的是压榨出油,转基因大豆是油浸出油,也就是用煤油泡出来的,转基因大豆油比国产大豆油出油率高10%,价格也便宜很多,油当然便宜啦!不过我不吃大豆油,从03年知道转基因后就没买过大豆油,见到调和油一律不买。
超市和粮油店卖的大豆油肯定不是正宗的大豆油,出油率和黄豆价格大家多知道,工厂的加工设备工资等成本,运输费,超市粮油店的利润,包装等,这样算下来能买到40元5L加0点25L的一桶油吗?
国产黄豆出油率不超13%,进口转基因黄豆出油率24%。化学浸出油,然后在提炼出去加入的化学材料。这样的油第一是转基因豆油,第二有化学残留。油厂在非转大豆原料采购时会适当进购些转基因的,为何是否可理解为可想而知?现对成品油要做到区别转或非转常规单位确实有难度,这就有了欺人之歉?油脂获取现有基本二法,榨取或浸出,榨取比较直观,年纪稍大都知道,浸出现有用化学成份参与且有残留,美其名曰精炼。
在营养上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几乎没有差别,口感更没有差别,你可以自己试一下,找三个厨师,各提供一模一样的两瓶瓶装油,分别装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但不告诉厨师哪个是非转基因哪个是转基因。然后让厨师和炒分别用两种油各炒五盘菜,再找50个人试吃,保证没人吃的出来那个是非转基因哪个是转基因。
我国进口得不管是美国大豆还是南美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 ,质量非常好,价格便宜,出油率高 ,这些大豆都是定向流通的,比如益海嘉里和中粮这些大企业每年要压榨大量进口大豆,普通消费者是买不到的进口大豆的。大豆的压榨后的产品是大豆油和豆粕,所以豆油的价格不光取决于黄豆的价格,比如生猪的价格上涨,那么出厂的豆粕就会贵些,大豆油就会相对便宜些。
相反生猪价格下跌,就会挺油抑粕。东北大豆相对于进口大豆,产量低,出油率底,价格高,仅能满足国内百分之二十的需求,其余百分之八十都需要进口。大豆压榨出油率都在15%以上,高的可以达到20%,如果使用浸出法,出油率会更高。食用油厂家大多是购买期货大豆,批量大,价格相对较低。超市里5升转基因大豆油一般售价在39?49元之间,非转基因的在59-79元之间,大豆油由于有豆腥味,一般家庭很少吃,大多是供应餐饮机构的,几个知名品牌也很少会上架大豆油,品种少。
每亩地能产大豆200一250公斤,出油率百分之十三左右,平均每人每年消费50斤,每人就需要1亩地来种大豆,还有鸡鸭猪的饲料需要的土地,所以南方的土地就更少,不宜建大城市,南方土地只能农村自己供给,南方的城市人口吃啥喝啥,也只能靠进口来维持,外加东北的大米,玉米在辽宁锦州港成年累月地装船运往长三角、珠三角。
现在大部分都是浸出法制油,真正压榨的极少。工艺方法在油桶上有标注。油其实是油厂的副产品,主要是大量的豆饼豆粕,这些豆粕是各种饲料的重要成份价格是可观的。因为榨油剩下的废料依然可以卖给养殖场,价格也不是很便宜,而且现在调和油和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豆了,转基因大豆产量高抗虫抗灾比较强,成本上来讲并不是很高。
现在豆油都是用化学药品浸泡出油,出油率高。出油后的豆渣加工成豆粄(类似豆饼),作为猪鸡的饲料的原件,价格很高,高于黄豆价格。豆粄基本可以回本,豆油就是厂家的利润。
豆油便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是豆粕,这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还能卖出大豆价,像花生、芝麻、葵花籽等,虽然出油率比大豆高,但副产品基本就是做肥料,价值低,所以超市里,大豆油便宜,这是主要原因。
标非转基因的油也不一定是非转的,非转基因黄豆出油率低,油厂不收,农民种的就少,价格就更高。多打那几个字就是为了多卖钱。现在都是浸出法榨油,尽量买颜色浅的油,不管啥油,都经过脱色脱酸处理,对身体不好的物质残留会更少些。热稳定性也越好。
大豆油压榨或浸出以后还有副产品,转基因大豆一般出油率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八,然后还有豆粕,豆粕可以做饲料,可以酿造酱油,这个是可以销售的,油脂下脚料可以做皂粒,豆粕还可以提取蛋白粉等,大豆可以榨油以后可以有很多副产品,这些都是大豆产生的价值,不要只算油的价钱。
散装食用油价格冲高回落 企业正积极组织货源,近期仍有可能下降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连续上涨后,食用油价格已下跌。15日,市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本周市区散装食用油批发价、零售价均出现下跌,其中批发价跌幅达6%,预计近期食用油价格仍会小幅下降。
现状散装食用油价格下跌
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市区散装食用油价格稳中趋降,菜子油、大豆油(一级散装)批发价均在每斤7.80元左右,比上周的每斤8.30元下降6%;散装菜子油、大豆油零售价均为每斤8.30元,比上周的每斤8.50元下降2%。超市中的桶装食用油价格基本稳定,福临门大豆调和油(一级桶装)为64.50元/5升,鲁花桶装花生油(一级压榨)为129元/5升,与上周价格持平。
据了解,市区的散装菜子油主要从本地采购,散装大豆油主要从山东等地调运。昨天,在市区东风路上的珠海粮油店,一位姓何的店主说,近几天,散装油的价格稍微跌了一点,每斤下降0.2元左右,色拉油从每斤8.5元下降到8元,跌幅最大。
市区时代、世纪联华、苏果等超市桶装食用油价格在本月初上调后,本周的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分析综合调节因素所致
3月5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正确认识当前食用植物油市场形势,指导企业做好食用油生产、销售和供应等工作。另外,经批准,将2008年大豆1%进口暂定关税的实施终止期从3月31日延长至9月30日,大大降低大豆进口成本,抑制植物油价格涨势。同时国家增加农业补贴,严控农资涨价,大力支持油子种植等措施,已使大豆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
市场调节因素为:前期由于进口的大豆和豆油多用于国家储备,使得国内油厂大面积停产或延缓生产,加剧了国内豆油供应紧张、价格持涨。如今国家储备基本充足,油厂原料得到有效补充,国内豆油供需关系逐渐缓和。另外,东南亚棕榈油产量提高,南美大豆增产,使得国际期货豆油价格连续走低,目前国际期货价格豆油(折合人民币)为每吨10820元,相比上周每吨11768元,下降了8.1%,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
对市区各大超市销售的桶装食用油,市物价部门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每日监测食用油价格,严格控制食用油批零差价,严肃查处违规涨价行为,维持食用油市场稳定。
趋势近期价格稳中趋降
受国际豆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加之油菜子等原料的短缺,从2月下旬起我市散装食用油批发价上调,带动零售价上涨,同时给桶装食用油供应带来较大压力,一度造成超市某些桶装品牌大豆油缺货。
市寿星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位姓杜的负责人介绍,近期油菜子等原料价格已经回落,每斤从3.20元下降到3.15元。
市区时代超级购物中心食用油柜台负责人介绍,目前,鲁花、福临门、金龙鱼等品牌的花生油、调和油的货源充足,能保证每天都有供应。针对大豆油的紧张状况,超市已组织了一批桶装大豆油货源,将于近期投放市场。
记者同时从市粮食局了解到,目前市粮食部门也正积极组织货源,增加食用油市场投放量,保证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据市价格监测中心预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实施,市场进货价下降,供应量增加,近期我市食用油价格仍将出现小幅回落行情。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秘书长夏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豆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了,这是一个整体的产
业链的问题,涉及到大豆的种植、加工等许多环节。大豆价格上涨,并不偶然。”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告诉记者,我国大豆依靠进口很多,规模在4000多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0%以上。
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最厉害。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国公司已经垄断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国内主
产区东北各省区、山东、河南等省,因为耕地资源有限,所以很多农户改种玉米、棉花等作物。国内大豆产量一直在
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大豆油在内的食用油生产企业迫于成本压力而向相关部门申请调整出厂价,但具体
涨幅和调价时间目前尚无法最终确定。
记者从国内某知名食用油生产企业处获悉,估计在下个月,除花生油外的其他食用油价格将再现调价上涨。
还有消息说,一线品牌的5升装大豆油、调和油和玉米油,目前被批准的零售价分别在55元、75元和85元左右,而
厂商的目标调整价位分别为65元、85元和95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