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号机油什么意思-40号机油价格

一、粘度表示: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黏度越稀,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SAE) 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C(我的理解:是指零下30摄氏度,表示在零下30度都可以正常启动。)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

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

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

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二、品质的表示:

SL/SJ:表示汽油引擎车使用

CF/CG:表示柴油引擎车使用

具体如下: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后面的字母表示的意义是;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例如,壳牌非凡喜力(Shell Helix Plus)是API SL级,而壳牌红色喜力机油(Shell Helix Red Motor Oil)则是API SG级,这说明非凡喜力的质量等级要高于红喜力。

三、机油的基础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最高档的油属合成油。

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

四、 电喷车用哪种机油

时下新出的汽车中,电喷车的比例越来越多,许多车主都以拥有电喷车为荣。的确,电喷车有不少优点,例如它的发动机功率就比化油器式发动机平均提高了15%-20%。不过,它对机油的要求,尤其是抗高氧化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装置的电喷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还要严格。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实行汽油无铅化,因为汽油中的铅会使催化剂中毒而失效;二是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的电喷车必须使用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如果机油中的磷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催化剂失效,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寿命缩短,排放的废气就无法降到最低。机油中的磷含量低于0.12%才能保证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正常进行。而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级别为APISH及其以上级别的油品。因此,如果你的车是电喷车且安装了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话,在添加机油时应选用 SH及SH以上级别的机油,这样才能保证您的汽车行驶起来顺利安全。

五、机油的具体选择

●依黏度来区分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举例说明∶1、影响冷车时引擎的启动。这在低温时会更明显,例如在冬季时到雪山赏雪,2OW-50就会比5W-40来的不易起动。2、增加耗油量。黏度高的机油阻力也高会使引擎内部机件的运转产生更高的摩擦阻力,耗油量因而增加。3、增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引擎在一段时间没发动时,原本附著在上部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上部缺乏足够的机油来保持在启动状况下的引擎,如果机油黏度浓流动就慢,因此磨损的机率就会增加。4、如果机油黏度太浓则内部阻力较大,阻力会转换成热,使机件操作时温度升高。

●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

任何一家汽车厂几乎都会在车主手册中建议最合适的机油黏度。全世界对机油最挑剔的车厂当属保时捷,因为它是气冷式引擎,一切只靠机油来冷却,它内部的技术通告中,就对每一款送验(油品制造商要求)的机油作出结论。但是最基本的,它还是要求车主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用何种机油。以山西而言,气温最低不低于摄氏25度,最高不曾高过摄氏四十度,在这范围内一般上,5W-40、10W-40较适合。以上是在挑选机油时你必须了解的常识,以先用车环境的气温来决定机油黏度,再以预算来考虑用矿物油或合成油。

●纯代步用何种油

如果汽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且你只有上下班时才会用的到,10W-40的一般矿物油就够你用了。如果你想节省汽油费用,全合成的5W-40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因为它的流动快,还可减少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插一句:4S给QQ用的就是10W-40的,但不知识矿物油还是合成的?

●喜欢拉转数应该用何种油

引擎转数越高,相对的温度也会越高,因此就应该用黏度大一点的机油。如5W-50、10W-50或15W-50。但是前面提过黏度越高,相对的阻力就越大,引擎性能多少会削弱一点,因此合成油就可弥补这缺点。因为合成油可以用较低的黏度,来满足相对於矿物油必须用高黏度才能符合的工作条件。但是这时你要考虑车辆本身的引擎容积输出,如两升以下的四缸车,转数一拉就到红线,或许稍浓一点的机油(例如10W-40相对于5W-40),会比较合适。因为汽缸和活塞环之间的空隙是由机油来密封的,黏度高的密封效果当然比较好,三升以上的,六缸以上的,这类车引擎转数通常比较不会上到红线(当然也有例外),因此就比较不必那讲究。另一种决定黏度的方式是,跑一阵子以后注意听引擎气门声,如果"达达"声很明显,那你就应该将黏度增加。

●高压缩比引擎该用那种油

黏度高的合成油,是唯一的选择。如5W-50、10W-50或15W-50。如果再加上你常将转数拉至红线不放,10W-60都可考虑。

六、议换油周期

按一般的说法,车用机油的换油周期为5000公里。许多车主朋友将此作为一种固定的认识。其实每辆车因发动机状况、所用机油和使用环境不同,其合理的换油周期也应有一定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1.发动机状况

新车发动机内部请洁,很少有积碳等杂质,因而换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但也不应该超过7500公里,再好的机油使用一定里程后,其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中的添加剂成分也会逐渐失效,起不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旧发动机,特别是缺乏保养的发动机内部积碳胶质较多,新机油加入后很容易被污染,引起色变和质变,因此换油周期应适当缩短。当然有条件的话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好。

2.所用油品

机油的识别有质量等级(API)和粘度(SAE)两种标准。质量等级一般从SC、SD直至SM级,级别越高,品质越好。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对油品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讲,SF级以上的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和高温高剪切下的粘度稳定性,对发动机能提供可靠的保护,品质稳定性长时间不变,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而部分车主,以出租车车主居多,为图省钱,使用SD甚至SC级机油,这样就不宜再遵循5000公里的换油要求。因为低级别的机油在苛刻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较差,变质快,而且容易生成积碳。从爱护车辆的角度出发,如果使用这类机油,应将换油周期缩短为3000公里甚至更短。最好还是使用随车手册推荐的机油,否则由于换油周期的缩短也未必省钱。

8.使用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机油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极寒和灰尘较多的环境下都容易加快机油的变质。车主不仅应针对环境选用合适级别、粘度的机油,还应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具体要求视情况而定,一般以缩短1/5-1/3的周期为宜。

许多车主对机油的使用都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认为只要是机油,5000公里一换就行。殊不知机油种类选用不当,换油周期把握不好,长期使用将对车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一车型有的行驶二、三十万公里仍状况良好,除驾驶方法外,机油的合理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要能注意总结经验,认真比较,科学地选用机油和掌握换油周期,你的车就会青春常驻,历久弥新

夏天用10W-40的机油如何?

5W代表机油低温流动性,数值越低其流动越好,40表示发动机正常运作后的机油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

W表示油品的使用温度范围,从0W、5W、10W、15W、20W、25W等,数字越小表示其低温流动性越好,越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

40表示机油在100℃时的粘度,级别有SAE20、30、40、50、6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高,5W50通称多级油。表示此油在低温下粘度符合5W要求,100℃粘度符合40号要求。

选购机油的方法:

1、看车系。对于美国车来说,发动机比较复杂,零件之间的间隙比较小,使用5W40机油比较合适。德国车通常采用涡轮增压技术,会有很大的间隙,所以5W30会是更好的选择。日本和韩国的车倾向于用20或30油,欧洲的车用40油。

2、看路况。道路状况也会影响石油的使用寿命,道路条件差的地区,应缩短油的更换周期,和在城市由于更多的车辆,经常去,建议油的粘度较低,这个时候可以选择5w30,如果是经常跑长途,建议选择5w40。

3、看车龄。通过保养手册,行车通常选择粘度较低的机油,5W30的就行,但是随着车龄的增长,机油粘度的选择相对会提高,粘度高一点的会延长发动机的寿命,使发动机磨损变慢,所以建议车龄长一点的车子选择5W40的机油。

4、看季节。冬季推动流动性较好的机油,夏季粘度大的机油。

机油“5-40”;“ 5-30”;“0-40 ” 分别是什么意思?

夏天可以用比较粘一点的机油,而冬天的时候就比较适合用稀一点的机油,所以,10W-40型号的机油是比较适合在夏天使用的。

对于一款机油来说,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复级润滑油(现在民用领域已经基本没有单级润滑油了),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是代表倾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冰点温度。

10W的机油对应的结冰点温度是-25℃,其它常见的0W是-35℃,5W是-30℃,15W是-20℃。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数字越大,表示机油的粘度越高。

各类型号不是用来区分性能的,而是用来代表使用环境的, 最低使用温度零下25度,机油在100摄氏度时仍能保持40号机油的黏度。

1、5-40机油型号的含义:

“5W-40”,“W”代表“winter”意为冬季使用,“W”前面的5代表低温情况下的粘度,数字越小,代表低温时流动性越强,耐寒的能力也强。“40”是指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耐高温的能力越强。

2、5-30机油型号的含义:

“5W-30”,“W”代表“winter”意为冬季使用,“W”前面的5代表低温情况下的粘度,数字越小,代表低温时流动性越强,耐寒的能力也强。“30”是指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耐高温的能力越强。

3、0-40机油型号的含义:

0代表机油结冰点为零下35摄氏度,40表示机油粘度。复合粘度机油是这种标法,一般针对高档小汽车密封较好的状况,在江浙一带的客户是冬夏通用的。其标法的意思“—”前边是低温可启动性;“—”后边是高温启动性,代表着机油可耐的低温和高温。0W-40是指机油在最低-35度,最高零上100度时,机油仍然可以适用,发挥润滑等作用。

扩展资料:

机油的选择方式:

1、选择发动机油要根据车厂的说明书要求来确定使用相应的质量级别或更高的级别。选择发动机油还要考虑季节的变换。因为油品的粘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天粘度变稠,夏天粘度变低,因此在非常炎热的地区,尽量选择油品粘度稍高一点的机油。在寒冷的季节,可使用较稀的机油。

2、经常重载或比较老旧的车应选择粘度较高的润滑油,避免由于润滑油粘度过低造成油压过低,引起不必要的故障。可选用50或20W/50油。另外要随时注意发动机水温和机油压力,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行驶。此外,路况对发动机油的选择影响不大,但路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机油的寿命,路况较差的地区,应缩短机油的换油周期。

百度百科-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