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迎来今年第五降-油价2020年第五次下调原因

今日国际油价显著上涨美国能源信息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844亿桶,环比下降800万桶,显著超出市场预期。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49美元,收于每桶39.15美元,涨幅为3.96%。2021年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2美元,收于每桶41.23美元,涨幅为3.83%。

今晚24时油价大跌

虽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国际原油均价目前依旧保持在40美元/桶地板价下方。本轮油价调整统计的10个工作日,在今天全部执行完毕,全国加油站将在今天晚上12点(11月5日24时)下跌油价,预计下调165元/吨,按升计算预计下跌0.13元/升-0.15元/升(最终下跌幅度会有一点差别,请以今天发改委公布的调价文件为准),11月油价重新下跌。

今年“第五次油价下跌”

今晚12点油价重新下跌,提醒诸位车主别急着加油!

通知:今天星期四,今晚24时,全国加油站统一下调油价,现在距离油价下跌的时间不到15小时,请诸位车友君通知亲朋好友,需要加油的再等等,在今晚12点油价下跌后再去加油!

今晚油价下跌落实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价金额为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调165元/吨

折每公升价约下调:

92汽油?下调?0.13元/升

95汽油?下调?0.13-0.14元/升

98汽油?下调?0.14-0.15元/升?

0号柴油?下调?0.14元/升

-10号柴油?下调?0.15元/升

今晚24时油价下跌落实后,将实现2020年“第五次油价下跌”,如若按一般私家车以一箱油50升计算,按照此下跌幅度计算,加满一箱容量在50L的92号汽油,车主将可省6元左右。如加上今年前20次油价调整互抵后,车主可省95元左右了。

2020年这21次油价调整走势表

下面来看下国内油价行情方面:今天11月5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部分地区汽柴油报价情况;11月5日,河北加油站的油价:国六0#车柴5.34元/升;国六E92#汽油为5.74元/升;国六95#汽油6.06元/升。11月5日,海南油价:国六0#柴油价格上限为5.44元/升;国六92#汽油的价格上限为6.87元/升;国六95#汽油价格上限为7.28元/升。重庆加油站国六92#汽油为7480元/吨,5.83元/升;重庆国六95#汽油为7921元/吨,6.16元/升;重庆国六E98#汽油6.94元/升。以上仅供参考。请参考各地加油站的实际交易情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因国际油价整体处于下行,跌破了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下调。同时,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在今年内的第五次下调,这次下调再度触及“地板价”政策。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自2020年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60元和150元人民币,低于每桶40美元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春季新冠的爆发,让石油行业遭受了重创。大量的停工,导致石油供过于求,因此油价持续下降。情况持续到中国解封,石油行业得到缓解并逐渐重回正轨。

然而,随着疫情在海外的不断加剧,英国成为了继德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再次封城的国家。尽管英国对石油的需求远低于中国,但越来越多国家的封城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在这种前提之下,即使美国采取了每周减少800万桶原油库存的措施,依旧无法推高基准油价。

坎普在路透社每周的石油专栏中指出,早些时候市场看似乐观,但未来这段时间内石油供应量减少,油价升高。当前已经开始有人担心石油消费量低于供应量,导致石油供过于求。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似乎中国不可能出手相救。

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趁油价走低之际购买了大量石油,石油业逐步恢复,炼油厂也提高了开工率。然而,随着中国不断填补库存,在春末夏初之际,中国石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后已逐渐下降。有分析师表示,中国本季度石油进口量将低于第三季度,交易员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进程和石油进口的疲弱程度。

在此之下,国内的市场也缺乏利好支撑。根据金联创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1月3日,国内0#柴油均价为4905元/吨,较10月22日下跌了42元/吨。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工程基建等行业对柴油仍有支撑,但由于二季度期间市场对行情的超预期乐观,导致下游前期备货较多,如今需求不如预期,社会库存量消耗有限,导致市场缺乏利好支撑。

当下,位于中东地区的欧佩克产油国正在商讨一件事情——加大减产力度,或者延长目前的减产速度。对于在4月达成协议,7月开始减产的中东各国来说,如今油价的下跌是它们始料未及的。彼时7月,产油规模从970万桶/天下降到770万桶/天。

而利比亚国家由于国内问题,油田和出口终端多次停产,因此石油生产控制协议将其排除在外。在今年1月封锁港口以来,其产油量从100万桶/天下降到了不到10万桶/天的水平。然而随着今年9月港口封锁结束,利比亚开始加紧生产,如今该国的日产量恢复到了80万桶/天,但却出现了石油储量过剩的情况。

目前,中国石油储量趋于饱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利好支撑,因此面对石油供过于求的情况,中国出手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德法英三国的再次封城,除了让其市场需求降低以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阻碍了潜在的石油需求恢复。

社会停工、产业恢复受阻,导致石油市场地位的转变。而欧佩克等国却没有太多的选择,尽管明知道石油很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可面对着预算赤字和紧缩措施的影响,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依旧有恢复减产乃至提高产量的打算。毫无疑问,如若欧佩克等国提升销量,的确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来解决赤字,但从长久来看,要想油价持续保持高位,可能只有解决新冠一条途径了。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折合升价,经过此次调价之后,国内92号汽油及0#柴油每升均下调了0.13元。其实,2020年以来,国内油价经历了4次上调、5次下调、12次搁浅。然而在涨跌互抵之后,汽油每吨累计下调了1940元,柴油每吨下调了1870元。最终结果便是结合升价后,92号汽油每升下调了1.52元,0#柴油每升下调1.59元。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戴田东指出,本次调价后,消费者出行成本将有所回落。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较之前少花6.5元左右。或许对于部分家用车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价格变动并不敏感,因为以月跑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8L的轿车为例,此次调价前半个月前后的差价大约只有5.2元左右。

但对于运营车辆来说,油价下调带来的成本变动就要明显很多了。以物流行业为例,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为例,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247元左右。又或者以滴滴、的士等运营车辆为例,假设其每月跑5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8L,则每月成本节省约104元。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出行成本的下降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路面来说,却是交通承载能力日益严峻的问题。因为用车成本的下降不但会导致人们更愿意开车出门,还潜在提高了人们买车的可能性,导致汽车保有量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路面的拥堵。

因此,从短期来说,油价下降于国内以利好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油价持续走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