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历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8 年即将收官,经济仍显疲态,下行压力不减。从 12 月以来的中观高频数据看:终端需求依然偏弱,地产销量增速再度回落,乘用车批零增速持续探底;工业生产短期稳定,发电耗煤增速跌幅收窄,但粗钢产量增速已现回调,且汽车、钢铁等行业开工率仍处下行通道。

  回顾 18 年的实体经济,以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为标志的去杠杆的推进,使得非标融资大幅收缩,而表内信贷扩张难以承接非标的庞大体量,叠加外部所造成的出口转差、居民购房形成的高杠杆对内需的制约,令企业经营环境趋于恶化,经济增速稳中趋缓。 19 年外部需求尚不容乐观,内需将是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提振内需关键在通过减税降费让利给居民和企业部门,并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需求:下游地产、乘用车走弱,家电、纺服改善,文娱走弱。中游钢铁、水泥改善,化工走弱。上游煤炭走弱、有色分化。交运走弱。

  价格: 11 70 城房价同比涨幅回升,上周国内生资价格涨跌互现,国际油价回落。

  库存:下游地产去化、乘用车回补。中游钢铁去化,水泥、化工回补。上游煤炭、有色分化。

  下游行业:

  地产: 12 月以来 41 城地产销量增速回落,百城土地成交放缓。 12月下旬前5天41城地产销量增速转负至-1.5%,12月前25天41城地产销量增速0.4%,较11月增速回落,几近归零,其中三四线城市仍处低位,而一二线城市回落幅度较大。前期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短期回暖令库存略有去化,上周十大城市商品房库销比回落至37.8周。土地市场成交仍在放缓,上周百城土地成交面积有所回落,而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乘用车: 12 月前三周乘用车批零尚在探底,开工率持续回落。 11月汽车产销仍弱,汽车制造业主营收入增速-3.7%,跌幅较10月收窄,但主要缘于基数偏低,累计增速降至4.7%,仍维持下行趋势。12月前三周乘用车批零增速分别为-30%、-35%,较11月大幅下滑,尚在探底。上周半钢胎开工率也继续回落至66.8%,目前已处于历年同期低位。供需双弱格局未见明显改观。

  家电: 11 月三大白电出口涨多跌少,空调厂家销量增速反弹。 11月三大白电出口增速涨多跌少,其中空调出口增速大幅回升至46.6%,冰箱增速小幅上行至14%,仅洗衣机出口增速因去年同期高基数而由正转负至-1.3%。11月空调厂家销量增速10.3%,也因去年同期低基数而明显走高,其中外销表现尤为亮眼,或与出口“抢订单”效应有关。11月空调厂家库销比略回落至1.03,但仍处于历年同期高位。

  钢铁:上周钢价有所回升,开工率继续回落,社会库存去化。 上周钢价有所回升,螺纹和热板价格均涨,但仍处低位,钢价涨幅不一令吨钢毛利走势分化,螺纹回升而热板价格略降。12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产量增速7.5%,较11月微幅回落至。上周高炉开工率也继续下滑至65.1%,与17年同期的差距进一步缩窄,供给趋于收缩。12月上旬重点钢企库存增速大幅下滑至2%,而社会库存去化速度有所放缓,指向经销商或有累库行为。

  水泥:上周全国水泥均价小幅上扬,库容比接近去年同期。 上周全国水泥均价小幅上扬,环比增速升至0.07%,库容比继续回升至48.9%,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2月下旬,北方地区大都进入淡季,需求减弱明显,因有错峰生产支撑,价格相对稳定;南方地区天气好转后,下游需求明显回升,企业发货基本恢复正常,水泥价格继续在高位保持稳定为主。分区域看,华北和中南保持平稳、华东稳中有落而西南大稳小动。

  化工:上周 PTA 产业链价格普遍回落,涤纶 POY 库存上行。 上周PTA产业链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其中涤纶POY、聚酯切片、PTA价格均再度回落,油价回落叠加下游需求不旺,令PTA产业链产品价格再现回调。上周涤纶POY库存上行至13天,处于历年同期高位。上周PTA产业链负荷率涨多跌少,仅聚酯工厂略有回落。整体看行业生产平稳需求偏弱。

  机械: 11 月子行业收入增速涨多跌少,行业景气有所改善。 11月机械各子行业收入增速涨多跌少,通用设备、铁路船舶和电气机械分别升至9.4%、6.8%和7%,专用设备行业收入增速更是大幅上行至16.8%,仅仪器仪表降至0.7%。行业收入增速回升一方面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而另一方面也反映行业景气有所改善,或与补短板政策推进下开工情况向好有关。

  电力: 12 月前 26 天发电耗煤增速降幅收窄,工业生产短期稳定。 12月下旬前6天六大发电集团日均发电耗煤增速由正转负至-3.2%,环比增速则转负至-0.9%,创下历年同期新低。而12月前26天日均发电耗煤增速回升至-3.3%,较11月降幅明显收窄,指向工业生产短期稳定。但汽车、钢铁等主要行业开工率已开始出现连续下降,意味着后续生产端压力仍然存在。

  上游行业和交运:

  煤炭:上周煤炭价格有平有降,电厂库存去化、钢厂库存回补。 上周煤炭价格有平有降,其中秦皇岛港煤价格继续回落。12月前26天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较11月跌幅收窄,上周电厂煤炭库存天数继续下降至22天。上周高炉开工率再度回落,钢厂炼焦煤库存天数继续回升至15.2天,已处于历年同期偏高水平。

  有色:上周 LME 铜价降、铝价升,铜库存降、铝库存升。 上周基本金属价格涨多跌少。印度法庭撤销对于关闭矿业公司韦丹塔的铜冶炼厂禁令,上周铜价均值下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部分电解铝骨干企业座谈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拟停产电解铝规模或将超过80万吨/年,上周铝价略有回升。

  大宗商品:上周原油价格回落, CRB 指数下行,美元指数回落。 上周原油价格再度回落,俄罗斯12月石油产出再创历史新高,市场对OPEC减产的时间和力度均缺乏信心。上周CRB指数均值下行。上周美元指数回落,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BP且下调经济增速预期,目前利率水平已接近决策者所估计的中性利率底部区域。

  交通运输:上周BDI、CCFI指数均降,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回落。 上周集散运表现均不佳,BDI和CCFI指数双双下滑。海岬型船舶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6%,巴拿马型船舶平均租金环比下降2.7%,超灵便型船舶平均租金环比上涨0.1%。上周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回落。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今天是6月29日,而根据最新消息,国内油价或许将在下周迎接油价的第二次跌幅,并且根据最新消息,这次跌幅或许将超过300元每吨,按照正常的车主加满一箱油计算,可以加一次少花11元,而这也是国内油价罕见的连续两次跌幅,那么这次的跌幅到底有多大呢?对于我们整体的油价水平有何影响呢?

第一、这次油价的跌幅算历年来比较大的,尤其是前期油价虚高的衬托下,油价显得跌幅更加大 之前油价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危机,导致全球第二大石油储存国以及欧洲三分之一的石油的供应国俄罗斯停止了石油的出口,这直接导致供需不平衡而产生了油价的虚高。但是实际上油价本身并不存在实质性的供需不平衡,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而这次,俄罗斯问题的缓解以及美国为了缓解油价的影响而释放自己的石油储备直接给油价市场带来了一波双降温,所以我国的油价直接跌幅超过每吨300元,而这比之前的油价涨幅力度来说虽然还是稍逊,但是这次的油价跌幅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第二、由于惯性影响,甚至油价的负向空间可能更加大,跌幅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这次油价除了本身的预估跌幅以外,还有油价本身下降带来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油价的下降力度。而这次油价过高带来的利空空间减小也使得人们普遍关心在低消费下企业的生存环境,所以在这个消息发布以后人们对油价的负向投资可能会更大,这直接导致了整体油价市场会在真正调整的时候再次出现一定程度的快速下降,可能会超过目前跌幅百分之9.9的记录。

希望油价能够一直维持稳定的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发展!

现货原油价格主要与什么有关?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原油

打破广交会魔咒 石蜡涨势坚持多久

对于原油价格的分析上,主要需要关注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息:供给、需求及库存。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来自于分析中一般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要素: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经济增速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势的影响。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每周三EIA(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美国能源情报署)会在美国东部时间早10:00公布库存报告,市场的关注重点在商业库存上,通过商业库存量来预测原油的价格走势。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汇总表

全国油价上调为什么中国油价下调

当前石蜡资源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所属炼厂,加之近年来市场连续大跌小涨的价格模式打击了市场人士的积极性,商家市场心态较为谨慎。

图1

惯例,广交会之际,市场价格开始呈现跌势,跌势影响下,商家观望心态必然增加,但从上图中我们看出,2016年石蜡市场走势相比前几年截然不同,颓势得以扭转,当前石蜡市场涨势正浓,炼厂库存持续低位,市场投机增加,商家积极囤货,带动炼厂价格上调,商家信心得以提振。

图2

我国是石蜡出口大国,出口国家主要是美国和墨西哥,以全精炼资源为主。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年4-5月份国内石蜡出口表现一般,基本低于2-3月份的出口量。2016年1-3月份石蜡出口在15.82万吨,同比2015年下降6.4%,同比2014年增加34.8%,同比2013年增加17.4%,2016年出口同比增加,主要是因欧洲、美洲部分炼厂装置升级,导致石蜡产量减少,进口需求增加。

图3

近几年我国蜡烛出口一直维持在22万吨左右,2015年8月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蜡烛及同类产品反倾销日落复审案作出终裁,撤消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蜡烛及其同类产品的反倾销措施,欧盟放倾销的取消或将带动订单增加。

虽然当前市场人士反映需求不断萎缩,国际油价在成本方面对石蜡市场支撑力度有限,但是我国表观消费每年保持在75万吨左右,加之当前炼厂方面价格不断走高,市场人士的信心增加,对广交会订单提供了很大助力。

卓创观点

当前石蜡市场涨势正浓,5月份能否成为价格的分水岭还需观望,在当前国内大经济环境不给力,国内需求萎缩之际,出口方面成为重中之重。广交会上如果出口量增加的话,会给国内石蜡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市场价格或将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共计有10次,下调3次,搁浅已经达到了7次。搁浅,就是说不作调整,这也是历年来搁浅次数比较多的一年了。在2月4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5元;2月18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15元和400元;3月17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其他的7次调整窗口时间,均不作调整。

国内成品油不能说近期成品油会大幅下调,毕竟已经有着近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近期成品油市场是没作调整的。那么,为什么今年以来成品油的价格会大幅下调呢?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年初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60外元/桶左右,但之后的时间便是一路开跌,最低跌到6.5外元/桶,跌幅一度近90%的幅度。受此影响,国内的石油企业进货价格下滑,进而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前成品油价格,已经是近几年最低水平了,部分加油站成品油的价格低于5元/升的价格。

2、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能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因素的影响,认为成品油价格的下跌与新冠没有影响。其实,是存在影响的。因为新冠疫情的存在,更多的人宅在家里,汽车是没有使用的,很多企业也是受到了阶段影响,没有开工。所以,在这种影响下,需求是有着减少的。而商品价格的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阶段原油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自然也就呈现着下跌。

所以,在原油价格有着明显下跌的基础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是有着大幅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