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 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原油价格
油价倒挂,就是说原油的价格高于提炼后的成品油价格~
请参考以下内容~
据了解,我国实行的是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越来越多,2004年总量达1亿吨,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约40%。去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从最低的20多美元一桶,上涨到目前的60美元一桶,而且还有继续上涨趋势。进口油价上涨了,如果国内成品油销价不相应上涨,那么势必出现炼厂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反而比购进的原油价格便宜的“倒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石油企业的炼油和销售环节就没有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市场上就会出现油品供应紧张甚至“油荒”的现象。为此,国家不得不调整国内油价。类似情况近年来已经多次出现。曹玉书所说的“国内油价上调并没有完全解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倒挂问题”,显然是指在国家此次油价调整以后,国内成品油售价仍然偏低,炼油企业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损失,在为社会“作奉献”。那么,为何国家不一次到位的调整油价呢?曹玉书说,这主要是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利益。他说,对于出租车司机、消耗农用柴油的农民等,如果成品油价格调整得过高,会给他们造成过重的负担,从而影响生产。所以我国的油价调整要在国际油价的变动和国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视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而最终作出决策。将来我国的油价调整也仍然会继续与国际市场联动,但同时考虑消费者利益,继续寻求结合点。在谈到今后油价走势时,曹玉书说,今后国际油价将在较高的价格上波动,低油价的时代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再出现。
中石化下属某大型炼油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国家调整了成品油的销售价格,但是由于该炼厂使用的是进口原油,而国际油价比调整以后的成品油价格仍然每吨贵300多元,加上作业成本,现在该企业每炼制1吨原油亏损400多元。虽然“干得越多,赔得越多”,但是为了保市场供应不中断,现在企业仍然在全力组织生产。
原油价格是怎么换算为成品油价格的?
成品油价格倒挂,是指批零倒挂,正常市场条件下,零售价高于批发价,零售企业依靠赚取差价获取利润。
批零倒挂的市场环境出现时,批发价低于零售价,而零售价格又偏偏是被发改委规定了的(本意是防止偏远地区的加油站、或者垄断环境下的恶意涨价),有物价局监督管理。
于是,批零倒挂时(在07-09年曾经出现过),卖油是赔钱的。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今日开启95号汽油有望跌落10元
发改委:不能以现有国际原油价格直接换算国内成品油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江国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8日说,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不仅包括原油的购进成本,而且还包括国内运输费、炼厂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流通费用,以及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和消费税。有人以现有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水平直接换算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是根据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规定,参考相关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确定的。“我们注意到,有人以现有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水平直接换算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并据此认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应低一些。这种换算方法有欠科学。”
这位负责人说,实际上,在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中,除包括原油的购进成本,而且还包括国内运输费、炼厂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流通费用,以及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和消费税。其中,定额征收的消费税(汽油每升1元、柴油每升0.8元)主要是为了替代今年开始取消的养路费等六种费用,以及逐步有序取消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国成品油价格水平与国际市场油价基本是衔接的。
针对部分网民所谓去年国际市场油价从每桶147美元高位大幅回落,跌至目前50美元左右的水平,国内油价也应该相应下降三分之二的说话,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表示,这种理解是与事实不符的。
近两年来,为减轻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特别是进入2008年后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攀升,为防止国内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减轻国内下游用油行业负担,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完全跟随国际市场油价同步、同幅度上涨。
他说,2008年初国际市场油价为每桶90美元左右,我国成品油价格仅相当于原油价格每桶68美元左右的水平。6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了1000元后也仅相当于原油价格每桶83.5美元,远低于当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130美元的水平。7月份国际市场油价攀升至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仍一直没有上调。
许昆林说,去年12月19日国家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降低成品油价格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是从每桶147美元的价位,而是从每桶83.5美元的价位降下来的。
自去年12月19日以来,成品油价格实际降了三次,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700元和2500元左右。此外,成品油价适当上调过一次,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90元和180元。
在近期经历了一波“四连涨”的行情后,油价终于要降了?
6月28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测本轮成品油价格将呈现“大幅下跌”行情,迎来年内的第二次下调。
截至北京时间6月27日14时,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报价每桶113.23美元。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期货呈高位震荡下行走势。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罗美娟表示,近期,投资者仍在担心美联储加息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从而抑制对燃料的需求。此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降税和增产打击高油价也加重了原油期货的下行压力,故国际原油呈高位下行走势,不过一些产油国难以增加产量,OPEC产量恢复速度始终低于计划目标,投资者对石油资源紧张的担忧未减。
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低影响,据机构测算,截至6月27日第九个工作日,国内油价参考的原油品种均价为113.11美元/桶,变化率为-5.49%,预计国内汽油、柴油下调幅度为每吨330元,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6元,柴油每升下调0.28元。
在本轮油价调整后,全国部分地区95号汽油有望暂别“10元时代”,每升价格降至10元以下。对消费者而言,本轮成品油价格调整或可算是短期“利好消息”。
自2022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年内已呈现“十涨一跌”格局,年内汽油每吨累计上调2720元,柴油每吨累计上调2620元。折合汽油每升上涨约2.14元、柴油每升上涨约2.24元。油箱容量为50L的普通私家车,加满一箱油较去年底需多花约107元。
罗美娟表示,随着高温天气来袭,车用空调使用频率增加,汽油消耗量增涨,需求仍存支撑。暑假来临,居民出行半径增大,终端消耗仍有支撑。
“短期内原油市场尚无明显的趋势信号,因此保持宽幅的震荡仍为主流的趋势。”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认为,市场消息对于油价的影响都是暂时的,原油价格的最终走势,仍将回归基本面的影响。市场各方对于原油的后市仍有意见分歧,看多者认为油价将冲击150美元/桶的高位,而看空者则认为原油已经转入看跌周期。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